济南把握机遇打造新型智慧城市
10月10日,首届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国际峰会召开。本届峰会以“智慧让城市更美好”为主题,围绕“优政、惠民、兴业”三大目标,突出“政务服务、城市治理、民生需求、经济发展”四大领域,4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来自17个国家的外宾、国内23个城市代表团以及500余家智慧城市建设领域的领军企业齐聚济南,共同探讨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新思路、新模式、新技术,深入交流经验做法,进一步汇聚智慧和共识,激发全社会建设新型智慧城市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推动信息化更好造福社会、造福人民。
打造智慧城市,济南有优势
济南市建设新型智慧城市有良好的基础。济南是中国软件名城、国家软件产业基地、国家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化基地,是国家智慧城市、电子商务、信息惠民、三网融合试点城市,是全国重要的通信枢纽城市和跨省域网络核心节点。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初具规模,形成了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和高端装备两大优势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双双突破3000亿元,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占据全省51%,2017年济南数字经济规模达2500亿元以上,约占全市经济总量的36%。
近年来,济南市牢牢把握新时代数字中国、智慧社会建设的总体要求,秉持“智慧让城市更美好”这一基本理念和愿景,围绕“优政、惠民、兴业”三大目标,构建泛在化的“云、管、端”有机生命体,打造“感知、联接、计算、应用”四位一体的“城市大脑”“神经系统”和“智能感官”,全面推进“6+N”智慧应用专题建设。今年3月,济南市获得国家政务云领域最高等级评估,成为全国政务云领域的样板;5月,济南政务数据开放获“数开丛生奖”,政务数据开放指数18.25,居全国第5位;7月,济南新型智慧城市建设项目获“云界十年”云计算大数据最佳实践奖,大数据发展指数37.63,居全国第11位,一座“善感知、有温度、会呼吸”的智慧之城正逐步展现在世人面前。
济南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成立主要领导任组长的智慧城市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经信委。2018年智慧城市建设工作写入市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提升智慧城市建设水平”,并将爱城市网“一点通”纳入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山东省委常委、济南市委书记王忠林多次作出批示,要打造“有温度、会呼吸的智慧之城”;2018年5月18日,王忠林在全市智慧城市建设工作会议上作出指示,济南市委副书记、市长孙述涛针对具体建设工作提出明确要求,这是新型智慧城市建设高质高效推进的根本动力和保障。
探索建立“一主体两平台”
济南市把智慧城市建设作为基础设施和重大民生工程,参照国家新型智慧城市考核评价体系,以市委、市政府办公厅名义发布《济南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行动计划(2018-2020年)》。《行动计划》明确了智慧城市建设的总体目标和架构,即围绕“优政、惠民、兴业”三大目标,突出“政务服务、城市治理、民生需求、经济发展”四大领域,构建泛在化的“云、管、端”的有机生命体,打造“感知、联接、计算、应用”四位一体的“城市大脑”“神经系统”和“智能感官”,推动智慧泉城又快又好发展。明确了2018—2020三年行动计划:夯实基础阶段——探索各类政务信息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开发利用,围绕“6+N”开展智慧应用专题项目建设;全面建设阶段——建成完善“6+N”智慧应用专题项目,加大政务信息开发共享力度,扩展智慧应用专题项目建设内容;深化提升阶段——建成城市大数据平台,智慧泉城运行管理中心实现广泛覆盖和深度整合,建立起政府、社会、企业、市民信息开放共享的管理应用体系。
同时,探索建立“一主体两平台”的体制机制。“一主体”即组建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责任主体和市场主体——智慧泉城运营公司(由市政府与浪潮集团合资组建)。“两平台”即城市大数据云平台和智慧泉城运营管理平台,其中城市大数据云平台是信息采集开放共享和融合集约的数据枢纽,依托济南政务云建设,推进数据统一归集和共享,建成人口、法人、基础地理信息、电子证照基础库,为城市发展提供数据应用支撑,推进济南政务云向城市云升级。目前已实现57个部门,1103个数据集面向社会开放共享;初步整合950万人口数据、30.7万法人数据、564万条基础地理信息数据、833万个证照数据;实现城市总规、控规、土地规划“多规合一”,并叠加30多个委办局108个图层,助推“N张图N个管理模式”到“一张图综合治理一座城”的转变。
完善数据共建共享
智慧城市建设覆盖方方面面,势必会带动核心技术的发展。在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看来,要把智慧城市建设达到安全可控的要求,必须保证基础设施、核心技术都做到自主可控,“能够达到网络安全的要求。”
“智慧城市建设包罗万象,包含政府、企业、老百姓等方方面面,要更好地建设智慧城市,就要把新的信息技术、生命科学等方面都建设好,这符合国家发展数字中国、发展数字经济的总的战略要求。”倪光南表示。
山东是人口大省、资源大省、经济大省,也是科技大省,作为省会城市,济南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有着先天的优势。“建议利用好省内优秀企业优势,搞好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同时要把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国际峰会继续办下去,成为全世界的引领者。”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晓红说,“新型智慧城市建设遇到的发展瓶颈依旧是顶层设计和统一规划的问题。这需要从上到下的设计,从下到上的实施。”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最大的困难依旧是数据的共建共享,另外还要加入智慧绿色。这些都是智慧城市2.0、3.0时代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
“实际上,智慧城市也包括智能家居。”陈晓红表示,包括智慧交通、智慧医疗等方面,都是智慧城市建设所包含的方面,“也包括济南的便民建设、出行等方面。”她认为,济南目前在这些方面的工作做得都很多,想要更好地发展,下一步还要和智能家居结合起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幸福感。
互联网是一个基础设施,将互联网的问题和其他的行业跟需求结合起来,叫做“互联网+”。中国工程院院士刘经南认为,智慧城市建设也是政府落实“互联网+”的一个具体的新举措。
智能时代离不开互联网,没有互联网就不可能实现智能时代。刘经南说,智能时代政务管理在升级,政府公共服务能通过“互联网+”实现“一点就通”。
智慧城市建设和“互联网+”是通理性的。刘经南说,它可以同政府优政,又会同民生惠民,涉及对公共经济行业的服务,同时还要兴业。“这也是智慧城市提的‘优政、惠民、兴业’。”
打造智慧城市,济南有优势
济南市建设新型智慧城市有良好的基础。济南是中国软件名城、国家软件产业基地、国家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化基地,是国家智慧城市、电子商务、信息惠民、三网融合试点城市,是全国重要的通信枢纽城市和跨省域网络核心节点。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初具规模,形成了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和高端装备两大优势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双双突破3000亿元,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占据全省51%,2017年济南数字经济规模达2500亿元以上,约占全市经济总量的36%。
近年来,济南市牢牢把握新时代数字中国、智慧社会建设的总体要求,秉持“智慧让城市更美好”这一基本理念和愿景,围绕“优政、惠民、兴业”三大目标,构建泛在化的“云、管、端”有机生命体,打造“感知、联接、计算、应用”四位一体的“城市大脑”“神经系统”和“智能感官”,全面推进“6+N”智慧应用专题建设。今年3月,济南市获得国家政务云领域最高等级评估,成为全国政务云领域的样板;5月,济南政务数据开放获“数开丛生奖”,政务数据开放指数18.25,居全国第5位;7月,济南新型智慧城市建设项目获“云界十年”云计算大数据最佳实践奖,大数据发展指数37.63,居全国第11位,一座“善感知、有温度、会呼吸”的智慧之城正逐步展现在世人面前。
济南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成立主要领导任组长的智慧城市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经信委。2018年智慧城市建设工作写入市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提升智慧城市建设水平”,并将爱城市网“一点通”纳入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山东省委常委、济南市委书记王忠林多次作出批示,要打造“有温度、会呼吸的智慧之城”;2018年5月18日,王忠林在全市智慧城市建设工作会议上作出指示,济南市委副书记、市长孙述涛针对具体建设工作提出明确要求,这是新型智慧城市建设高质高效推进的根本动力和保障。
探索建立“一主体两平台”
济南市把智慧城市建设作为基础设施和重大民生工程,参照国家新型智慧城市考核评价体系,以市委、市政府办公厅名义发布《济南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行动计划(2018-2020年)》。《行动计划》明确了智慧城市建设的总体目标和架构,即围绕“优政、惠民、兴业”三大目标,突出“政务服务、城市治理、民生需求、经济发展”四大领域,构建泛在化的“云、管、端”的有机生命体,打造“感知、联接、计算、应用”四位一体的“城市大脑”“神经系统”和“智能感官”,推动智慧泉城又快又好发展。明确了2018—2020三年行动计划:夯实基础阶段——探索各类政务信息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开发利用,围绕“6+N”开展智慧应用专题项目建设;全面建设阶段——建成完善“6+N”智慧应用专题项目,加大政务信息开发共享力度,扩展智慧应用专题项目建设内容;深化提升阶段——建成城市大数据平台,智慧泉城运行管理中心实现广泛覆盖和深度整合,建立起政府、社会、企业、市民信息开放共享的管理应用体系。
同时,探索建立“一主体两平台”的体制机制。“一主体”即组建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责任主体和市场主体——智慧泉城运营公司(由市政府与浪潮集团合资组建)。“两平台”即城市大数据云平台和智慧泉城运营管理平台,其中城市大数据云平台是信息采集开放共享和融合集约的数据枢纽,依托济南政务云建设,推进数据统一归集和共享,建成人口、法人、基础地理信息、电子证照基础库,为城市发展提供数据应用支撑,推进济南政务云向城市云升级。目前已实现57个部门,1103个数据集面向社会开放共享;初步整合950万人口数据、30.7万法人数据、564万条基础地理信息数据、833万个证照数据;实现城市总规、控规、土地规划“多规合一”,并叠加30多个委办局108个图层,助推“N张图N个管理模式”到“一张图综合治理一座城”的转变。
完善数据共建共享
智慧城市建设覆盖方方面面,势必会带动核心技术的发展。在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看来,要把智慧城市建设达到安全可控的要求,必须保证基础设施、核心技术都做到自主可控,“能够达到网络安全的要求。”
“智慧城市建设包罗万象,包含政府、企业、老百姓等方方面面,要更好地建设智慧城市,就要把新的信息技术、生命科学等方面都建设好,这符合国家发展数字中国、发展数字经济的总的战略要求。”倪光南表示。
山东是人口大省、资源大省、经济大省,也是科技大省,作为省会城市,济南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有着先天的优势。“建议利用好省内优秀企业优势,搞好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同时要把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国际峰会继续办下去,成为全世界的引领者。”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晓红说,“新型智慧城市建设遇到的发展瓶颈依旧是顶层设计和统一规划的问题。这需要从上到下的设计,从下到上的实施。”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最大的困难依旧是数据的共建共享,另外还要加入智慧绿色。这些都是智慧城市2.0、3.0时代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
“实际上,智慧城市也包括智能家居。”陈晓红表示,包括智慧交通、智慧医疗等方面,都是智慧城市建设所包含的方面,“也包括济南的便民建设、出行等方面。”她认为,济南目前在这些方面的工作做得都很多,想要更好地发展,下一步还要和智能家居结合起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幸福感。
互联网是一个基础设施,将互联网的问题和其他的行业跟需求结合起来,叫做“互联网+”。中国工程院院士刘经南认为,智慧城市建设也是政府落实“互联网+”的一个具体的新举措。
智能时代离不开互联网,没有互联网就不可能实现智能时代。刘经南说,智能时代政务管理在升级,政府公共服务能通过“互联网+”实现“一点就通”。
智慧城市建设和“互联网+”是通理性的。刘经南说,它可以同政府优政,又会同民生惠民,涉及对公共经济行业的服务,同时还要兴业。“这也是智慧城市提的‘优政、惠民、兴业’。”
相关新闻
- 新闻更新测试2024/05/21
- 培育大国工匠激活智慧养老技术技能人才引擎2024/01/30
- 超高强度陶瓷材料可耐2000℃高温2024/01/26
- 以科技创新为智慧政法消费增动力2024/01/25
- 举行“智慧井盖”首场报告会2024/01/23
- 智慧城管天舟满载启新程2024/01/19
- 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支撑智慧城管2024/01/18
- 智慧环卫壮大科创“她力量”2024/01/16
- 以智慧检务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2024/01/12
- 为服务智慧养老贡献中国智慧2024/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