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治理有了“智慧大脑” 智慧环卫
看“城市美容师”如何打造智慧环卫,提升城市颜值,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无人机……“互联网+”技术正成为生态环境监管和污染防治不可或缺的手段。近年来,不少地方生态环境部门应用新的数字技术,探索环境治理模式,创新环境监管手段,拓展污染防治方式。随着中国生态环境治理“最强大脑”的形成,生态环境治理凭借数字技术,日益走向精细化、数据化、智能化。【智慧环卫】
专家指出,基于物联网技术搭建的“智慧环保”平台,通过全球定位系统、视频监控、卫星遥感、红外探测等技术,实时采集污染源、环境质量等信息,能实现生态环境管理相关信息的高效精准传递,高效助力污染源监控、环境质量检测、监督执法及管理决策等环保业务。【智慧环卫】
运用“物联网+智能资源回收系统”,通过激励的方式引导居民参与垃圾分类,提升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养成居民由随手“扔”变成随手“分”的良好习惯,有效帮助政府实现垃圾分类最关键的前端——分类投放,并结合有效的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解决垃圾分类工作中的痛点和难点,真正实现垃圾的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开创政府、企业、居民的三赢局面。【智慧环卫】
环卫规划指标体系
根据人口、面积、自然条件等设计垃圾收集模式、运输模式、处置模式;
在收集模式指导下,制订收集所需要的垃圾箱(桶)、中转站的数量,并按人口密度合理规划垃圾箱(桶)的摆放;
在运输模式指导下,制订垃圾运输所需要的车辆类型、吨位、数量,并按人口密度合理制订车辆作业时间、清运次数等;
在处置模式指导下,合理规划制订垃圾处理厂规模、位置。
垃圾分类指标体系
根据人口、面积、经济状况、自然条件等设计垃圾分类投放、运输模式、处置模式;
在分类投放模式指导下,制订各类垃圾所需要的垃圾箱(桶)的类型、容量及数量,按人口密度合理规划垃圾箱(桶)的摆放;
在分类运输模式指导下,制订垃圾分类运输所需要的车辆类型、吨位、数量,并按人口密度合理制订车辆作业时间、清运次数等;
在分类处置模式指导下,合理规划制订各类垃圾流向,对餐厨垃圾、废弃油脂、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不可回收垃圾等明确处置办法,估算处理厂规模位置。
运营管理指标体系
根据机动车道、人行道、广场等保洁面积,对环卫作业车辆、人员作业每天的作业达标率进行监控与统计;
根据垃圾箱(桶)分布、数量情况,对垃圾收运车辆每天作业达标率进行监控与统计分析;
根据垃圾箱(桶)分布、数量情况,对保洁员每天作业达标率进行监控与统计分析;
配合垃圾分类的实施,对垃圾分类投放、运输、处置的效果进行监控与统计分析。
相关新闻
- 新闻更新测试2024/05/21
- 培育大国工匠激活智慧养老技术技能人才引擎2024/01/30
- 超高强度陶瓷材料可耐2000℃高温2024/01/26
- 以科技创新为智慧政法消费增动力2024/01/25
- 举行“智慧井盖”首场报告会2024/01/23
- 智慧城管天舟满载启新程2024/01/19
- 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支撑智慧城管2024/01/18
- 智慧环卫壮大科创“她力量”2024/01/16
- 以智慧检务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2024/01/12
- 为服务智慧养老贡献中国智慧2024/01/11